脓疱型银屑病症状体征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牛皮癣复发,对工作生活影响很大。
虽然绝大多数银屑病是常见的,但如果治疗不当,可能会转化为严重的脓疱或红皮病。
听到“脓疱型银屑病”,我惊呆了。虽然对脓疱型银屑病一无所知,但我的担忧还是控制不住地涌了上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脓疱型银屑病”,然后才能知道如何避免和克服。
脓疱型银屑病在什么是脓疱型银屑病?,虽然被称为脓疱,但它是一种无菌脓疱,它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也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是严重的银屑病之一,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0.77%。
脓疱型银屑病分为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和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其中,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症状相对较轻,一般无发热、乏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包括两种特殊类型:
一种叫掌跖脓疱病,是指脓疱局限于手掌的大鱼际大小,如足底、足底、足外侧缘和足跟后部,常呈对称分布;躯干有或无典型斑块型银屑病皮损;
另一种叫做肢端脓疱病(或持续性肢端皮炎)。有些病人有手指或脚趾的局部外伤或感染史。脓疱首先局限于手指和脚趾的远端,在手指甲和脚趾甲周围;
之后脓疱逐渐向上蔓延至手背、脚、手腕、手肘等处。严重者可伴有手指、脚趾、甲周、甲床、甲板的改变,甚至远节指骨溶解萎缩。
但掌跖脓疱病和连续性肢端皮炎并不相互排斥,有时可同时或先后见于同一患者。
总之,无论哪种类型的脓疱型银屑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密集成簇的无菌脓疱,成批出现,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顽固难治。
在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治疗?,局部银屑病的治疗当然是基于局部治疗。局部治疗包括局部用药和局部光疗。
局部用药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通过皮肤黏膜的渗透吸收迅速起效;
避免了口服药物先经过胃肠道,再经过肝脏或(和)肾脏的代谢,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再经过血液灌注到达皮肤局部病灶的漫长多环节过程。
因此,使用“外用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心、肝、肾等内脏器官的毒副作用,安全、快捷、经济、方便,患者依从性较好。
外用药物一般有保湿霜、糖皮质激素、钙泊三醇、维a酸等。
目前最常用的含糖皮质激素的复方制剂,如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Lofsone),每晚外用一次,持续4-6周以上,效果显著。
这种复方制剂不仅能迅速控制病情,还能减少外用维a酸软膏引起的皮肤烧灼感、刺激感、瘙痒感等短期不良反应。
还能缓解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皮肤敏感、多毛、色素沉着等多种长期不良反应。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明显缩短疾病的治疗时间,延长疾病的缓解期,减少症状的复发。是目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外用药的良好选择。
什么是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银屑病。据上海华山医院统计,发病率占所有银屑病的0.56%。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有五种临床类型,即急性泛发性银屑病、妊娠期泛发性银屑病、婴儿脓疱型银屑病、环状脓疱型银屑病和局限性银屑病。
其中急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最为关键,多数患者发病前有寻常型银屑病史。在一些应激因素的作用下,如感冒发烧、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疲劳、寒湿、治疗不当等等,突然发病。
临床上表现为全身弥漫性肿胀红斑。在皮肤红斑的基础上,出现从针尖到玉米粒大小的密集无菌脓疱群,可累及手掌、足部和趾甲。几个小时后,脓疱融合形成脓糊。
一般1 ~ 2周后脓疱逐渐干燥结痂,病情稍有缓解。但是,几天后,脓包可以复发。就像大海涨潮,一波密密麻麻的脓包刚消退,下一波脓包又出现,呈周期性发作。
患者处于急性危重状态,具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潮热、心悸、易怒、发热、肌痛、消瘦和脱水、疲劳、口干、厌食和尿少。
此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ESR加快,C反应蛋白阳性,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白蛋白、总蛋白下降等。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治疗?'s病危及生命,需要积极治疗,尽早住院,全身用药。
所谓“治标不治本”,对于危重病人,首先抢救生命体征,包括液体、能量、电解质、白蛋白、血浆等。同时保肝、降酶、抗炎、抗免疫和支持对症治疗。
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和营养状况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用药。常用药物有阿维a、甲氨蝶呤、环孢素、甲砜霉素、氨苯砜、秋水仙碱、雷公藤多甙、复方甘草酸苷等。
艾维雅(方希胶囊):在《2018版银屑病诊疗指南》,艾维雅是脓疱型银屑病的一线药物,也是唯一被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系统性治疗银屑病的维甲酸类药物。
目前,这种药物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银屑病。一般用药3-4周后可明显控制病情,之后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交替、序贯、连续使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唇、眼、鼻粘膜干燥,手掌、脚底脱屑,轻度皮肤瘙痒等。少数可引起甘油三酯升高和血清酶异常,但停药后可恢复。
其中,口腔黏膜的干燥程度可作为Avia治疗疗效的临床标志和个体剂量的确定。
其他药物,如甲氨蝶呤、环孢素、甲砜霉素等,为脓疱型银屑病的二线药物。
(1)甲氨蝶呤
属于抗肿瘤药物,俗称癌症治疗的“化疗药物”。
这种药物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口腔溃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脱发、牙龈出血、便血等。但大部分是可逆的,即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
但要提醒患者,此药对肝脏有毒性,可引起广泛的肝纤维化或肝硬化,不宜长期使用。而且治疗期间必须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所以这种药需要权衡利弊,慎重选择。
(2)甲砜霉素
氯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用作免疫抑制剂来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但有许多不良反应,如贫血,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刺激,如恶心和呕吐,腹痛和腹泻,食欲不振,周围神经炎和神经精神症状。
(3)环孢菌素
主要不良反应为剂量依赖性肾损害和高血压。多数发生在用药一个月后,减量或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生物制剂:
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手段开发的用于银屑病的靶向药物主要是针对银屑病发病机理中的特定炎症因子产生的单克隆抗体或抑制剂。
目前国内上市的有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这些药物短期疗效满意,需要长期用药,但目前临床经验有限。
此外,生物制品价格昂贵且不亲民,因此对部分肺结核、乙肝或严重感染患者禁用。
糖皮质激素:
一般来说,不建议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只有在病情特别危急,其他药物或措施不能有效控制病情,且患者本身没有激素使用禁忌症的情况下,才能慎重选择。最好将它们与Avia(方希)结合使用。疗效满意后,必须逐渐减量停用激素。